学校首页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组织机构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通知公告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工作动态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巾帼风采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法律法规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女性修养
 
 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女性修养
艺术 |“绢本”“设色”是什么:一口气读懂中国画“高频术语”
发布日期:2018-04-20浏览次数:字号:[ ]

绢本

juàn在国画中读四声,常被误读成一声。绘在绢、绫、丝织物上的字画,称为绢本,在画面中能看到明显的横竖交错的纺织痕迹。

代表作:北宋范宽《溪山行旅图》

纸本

区别于绢本,它是在国画中最常使用的材料。以纸为底,所绘制的就称之为纸本。

设色

这个词经常与绢本纸本合用,出现在国画的基本信息展示牌中。

设色就是国画中晕染彩色的意思,画面中只要出现彩色就可以说是设色作品。

与设色相反的是水墨,指画面中不出现彩色,或者极少出现彩色的,以墨色为主绘制的作品。

人物画

绘画的一种。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。中国的人物画比山水画、花鸟画出现得早;大体分为道释画、仕女画、肖像画、风俗画、历史故事画等。

 

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大致如下:

 

新石器时代”——舞蹈纹盆

 

战国”——最早的人物画《人物龙凤图》、《人物御龙图》

 

魏晋南北朝”——东晋顾恺之《洛神赋图》

 

唐、五代”——人物画的巅峰期,如南唐顾闳中《韩熙载夜宴图》

 

”——注重花鸟鱼山水,人物常充当山水中的点景

 

”——山水画发展得非常好,人物画的重要性在持续走下坡路

 

明清”——人物画风格越来越多种多样,中西结合,例如清冷枚《春闺倦读图》

道释画

人物画的一种,常被误会成道教的画。其实是以道教、佛教(释教是佛教在中国的“别称”)为内容的绘画,不仅包含人,还包含高僧大德、神和鬼怪。

顾恺之、展子虔、吴道子、金农、张大千都是道释题材的绘画高手。

侍女画

人物画的一种,有的也可以写作士女画。原指古代社会中,以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中国画;后为人物画科中,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目。再到现在,概念已经拓宽到指一切以女性为主题的国画作品。


山水画

中国画的一种。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。

 

在魏晋、南北朝已逐渐发展,但仍附属于人物画,作为背景的居多。隋唐始独立,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,留存最早的是展子虔《游春图》,其次还有李思训的金碧山水,王维的水墨山水,王洽的泼墨山水等。

 

五代、北宋山水画大兴,作者纷起,如荆浩、关仝、李成、董源、巨然、范宽、许道宁、燕文贵、宋迪、王诜、米芾、米友仁的水墨山水,王希孟、赵伯驹、赵伯驌的青绿山水,南北竞辉,达到高峰,从此成为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。元代山水画趋向写意,以虚带实,侧重笔墨神韵,开创新风。明清及近代,续有发展,亦出新貌。表现上讲究经营位置和表达意境。

传统分法有水墨、青绿、金碧、没骨、浅绛、淡彩等形式。

青绿山水

山水画的一种,用矿物质石青、石绿作为主色。

中国的山水画,先有设色,后有水墨。青绿山水出现得比水墨山水更早。

金碧山水

是青绿山水中最辉煌的一种,中国画颜料中有泥金、石青和石绿,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,称为金碧山水

泥金一般用于钩染山廓、石纹、坡脚、沙嘴、彩霞,以及宫室、楼阁等建筑物。存世最早的山水画展子虔《游春图》,是青绿山水,更是金碧山水。近现代的,还有大家熟悉的张大千《华山云海图》。


折枝

花卉画法的一种。画花卉不写全株,只画从树干上折下来的部分花枝,故名。

宋元虽在花鸟画中已有画折枝的构图,但盛行却在明清之际。扇页之类的小品花卉画,往往以简单折枝经营构图,弥觉隽雅。

界画

界画是一种绘画类型,明清近现代宫廷作品中常见到,通常用来创作皇宫建筑绘画作品。指以宫室、楼台、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的绘画。

 

界画即界划。指用界笔直尺划线的绘画方法,界画中的建筑,线条可以笔直,非常有规律,在清晚期的界画中,甚至出现了初期国画中的透视特征,近大远小的特征。也称宫室屋木

工笔
工笔,这是出现率非常高的知识类名词。工笔写意都是中国画技法名。

工笔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。如宋代的院体画——北宋宋徽宗著名的的《瑞鹤图》、如明代仇英的人物画、清代沈铨的花鸟走兽画。

写意

即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,着重描绘物象的意态神韵。如南宋梁楷、法常,明代陈淳、徐渭,清初朱耷等,擅长写意。

如齐白石的作品中又有写意又有工笔,其草虫册页中,草虫通常是工笔的,而草虫周围的花草基本都是写意的。


没骨

mò)骨,也是一种按绘画技法分类的名称,风格精细,多为彩色。但区别于工笔的是:不用墨线为骨,直接用彩色描绘物象,所以得名。


粉本

中国古代绘画施粉上样的稿本,换句话说,就是小草稿。这与西方绘制大型油画前,要画个素描稿,看一下大概效果,是一样的意思。

小品

不同于舞台上的小品演出,小品在国画中有特定的意思,是指中国画画家比较自由抒情的作品,随意之作,思想上没有过多的拘束,往往艺术水平达到较高境界。尺幅一般不大,具有小中见大、隽永警辟的特色。

 

小品作品中,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宋人小品画,是宋代绘画艺术的缩影。这些小品,有些原先可能是宫殿中配置在屏风上的装饰画,或者是画在纨扇上的装饰画,因其艺术品质非常高,被人收集在一起装裱起来。

款识

这两个字,在品古书画时一定会用上。

 

在书、画上的款识,也称题款款题,指在书画作品正文之外所题写的文字、印章、甚至是花押,例如宋徽宗的天下一人花押。文字内容则通常为姓名、时间、地点。

 

诗书画印不分家的印,也是要通过款识的形式在书画作品中体现出来。自元、明、清以来,书画家们越来越重视署款的作用,越来越重视并刻意追求款识的艺术效果,因而有妙款一字抵千花之说。尽管画面、正文是书画作品的主体,决定着作品的优劣、层次,但款识,特别是署款(正文以外,所写的文字)处理得好坏,将明显地影响通篇的艺术效果。

曹衣出水

吴带当风

曹衣出水是与"吴带当风相对的一个概念,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。前者笔法刚劲稠叠,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,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;后者笔法圆转飘逸,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。

 

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,笔势圆转,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。

春蚕吐丝

用于形容线描人物画的特征。古人称顾恺之的线描,宛如春蚕吐丝。能画出细韧柔和,连绵不辍的视觉效果。

 

描法中,与春蚕吐丝最不同,但也被广泛应用的是铁线描铁线描非常刚毅。

 

可以找找《永乐宫壁画》,既有春蚕吐丝,又出现了铁线描。两者感觉不同,前者柔荑,后者刚挺,对比中理解更准确。

墨分五色

语出唐代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:运墨而五色具。在讲水墨作品时经常用到。

 

例如水墨山水,是通过不同比例的水和墨的调和,出现不一样的灰和黑色变化,是多层次的浓淡干湿。

 

  “五色是哪五色?说法不一,大多是说:焦、浓、重、淡、清;有的认为应该说成:浓、淡、干、湿、黑;也有加,合称六彩的。实际上指的就是墨色运用上的丰富变化。理解起来不用太机械,不要认为墨和水只能调出五种变化,其实变化应该更多。


三远

三远是在欣赏山水画时,几乎逃不掉的一个词。

 

北宋郭思纂集的《林泉高致》中,记载其父郭熙说的三远:高远、平远、深远。自山下而仰山颠,谓之。高远。自山前而窥山后,谓之深远。自近山而望远山,谓之平远

 

高远也就是现在说的仰视;平远也就是现在说的平视;深远也就是现在说的俯视,再加上眺望。也可以和孩子通过下面这张图,通俗直观的区别仰视、平视、俯视。 

留白

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,极具中国美学特征。指书画艺术创作中,为使整个作品画面、章法更为协调精美,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。有的是为了表现冰雪、月亮等事物;有的是为了为观众留有想像的空间。

 


【打印本页】【返回顶部】【关闭窗口】
 
 

联系电话: 0531-82626979  电子邮箱:sdddfwh@126.com  通讯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一路21号413室
主办单位:山东开放大学妇女委员会       技术支持:山东开放大学信息技术中心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